在上一篇文章中,我们通过很多的数据分析,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,就是周期内持有的时间越长,持有的产品的风险等级越高,公募基金所能取得的投资回报也越好。
也就是说,说长期来看,相比炒股,公募基金的赚钱效应更可观,绝对是一项值得投资的优质的资产。
但是,在过去工作中,跟很多投资者的交流时,包括这几天,我也收到很多朋友的私信和留言,我看到他们投资公募基金的体验感并不好,甚至很多人都认为公募基金是不赚钱的。
投资人的这种体验感的快速下降,是因为什么原因呢?
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。
一、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选到好的基金
其实,大部分投资者在选基金的时候,都是用比较大众常规方法,或者说原始方法。
很多人认为:给自己赚过钱的基金就是好基金,排行榜靠前的基金就是好产品。甚至认为,给自己赚钱最多的就是最好的基金。
也就是说,很多投资人,只通过看基金的历史净值,和涨幅收益排行,来判断基金的好坏,而事实上,这样的评价标准其实是存在很大的问题的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
这里的表格里面有11只基金,我们可以好好看看。第一列数据是他们当年净值上涨最厉害的一年,基本上都是当年的前十,甚至是冠军,如果按照刚才的标准,他们肯定是好基金了,投资者一定要买。
但是,看到右边的那列数据,你还会买吗?仅仅经过了一年的变化,这些基金的业绩水平就出现了大幅的回落,甚至是行业中最差的基金。
这其实,是基金行业的一个普遍的现象。
很多基金在风格适合的时候,能够取得很好的收益,但是一旦市场风格发生转向,收益就会大幅的下降,所以说,我们简单的从绝对收益的角度,从赚或者没有赚钱这个维度去评价一只基金的好坏,是有很大局限性的,你认同吗?
二、持有时间过短,错失了赚钱机会
根据统计,有43%的个人投资者,连续持有一只基金的时间不超过1年,而持有3年以上的仅有24%,也就是说,很多人像炒股一样买卖基金,对自己的投资缺乏耐心。
在一段大行情启动的时候,一般的人都跟不上节奏,后知后觉,上车晚,下车早,掐头去尾的话,一段行情赚不了什么钱。
巴菲特也说过,拥有一只股票,期待它下个早晨就上涨是十分愚蠢的;拥有一支基金,期待他几个月就上涨也是很愚蠢的一件事情。
那么过短的持有时间,是影响投资者收益率的一种重要原因,在上一节的观点当中,我们也用数据说明了,持有时间越长,基金获取更好收益的概率会更大。
三、情绪化操作,追涨杀跌
我相信,很多投资者有过这样的经历。
在市场上涨初期的时候,犹豫不决,当市场涨至高位的时候才追进去,市场出现调整后又开始亏损,进一步下跌的时候,又因为恐慌而割肉离场,可是刚刚卖出,市场便再度上涨,形成一种恶性的循环。
在这个过程当中,投资人的投资情绪,超越了投资本身,导致我们进出市场的时点,出现了错位。
下面这张图,红色的柱子是公募基金每个月的销售情况,灰色的线,是上证指数的一个走势,你会发现,投资者一般都是在什么时候买基金呢?
2009年底,2015年的六月份,也就是市场的最高点,同时,也对应着基金发行量的最高点,很多的产品,在那个时候,单日的募集量都能够超过100亿;2007年底,市场涨到6000点的时候,很多基金都是需要配售的。
最近的案例,今年2月份,在市场快速反弹的阶段,市场情绪被充分的调动,某基金在2月18号全天认购金额达到了1200亿元,创下了中国公募基金历史上最高的认购几率。
平时,我会经常选出一些看好的基金配置,发朋友圈。其中,去年4-5月配置的基金,在年底都有实现了平均24%的回报。我记得很清楚,2月25日前后那几天,我们也发了很多新基金,突然很多人来主动问我,默默地买了,结果那天成立最近的高位。
其实可以看出来,很多投资人基本都是在高位买入。
也就是说,大部分的投资者,都没有既定的投资纪律,而是情绪化操作,追涨杀跌,在某种程度上说,这其实也是基金行业的一个宿命,好做的时候不好发,好发的时候吧,又不好做。
四、基金的大幅回撤击穿投资者的心理底线,风险变成实际损失
比如,这个表统计的是截止到2019年底,近五年内收益率最高的十只基金的收益情况。
期间,多只基金都有30%-50%的最大回撤,投资者一旦遭遇这种回撤损失,虽然可能只是账面上的波动,但是这种波动经常会击溃投资者的信心,导致割肉离场,浮亏变实亏,进而失去了挣钱的机会。
总的来说,很多公募基金的投资者,认为公募基金不赚钱,投资公募基金的体验感不好,主要是因为没有找到好基金,持有时间短,情绪化操作和不能够经受波动这几个方面。
而在这里面,能够选到好基金是第一步,也是核心点,当然,也是最值得我们需要去深入研究的一点。
好了,那么,如何选择好基金,我们下一节继续哦。